分卷阅读297

惊呼出声。
  此时,笑面人的装扮已经焕然一新了——缎子衣服的外面,是白绸里子的红丝绒长袍,外罩着一件貂皮短披风,肩上还披着镶金边的披肩,头上则是贵族才会戴的那种白色假发。
  在他的身后,有好几名随从人员,正高举着一顶帽子做出要递给他的动作。
  当所有观众都意识到他的存在后……
  伴随着恢弘的音乐,他接过了那顶帽子,开始顺着观众席的走道,大步地朝着舞台的方向走去。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可能是趁着观众们太入迷于剧情时,悄悄混进观众席各个偏僻角落的演员,纷纷在灯光照到的时候,站起来向着格温普兰鞠躬行礼:“您好,爵爷。”
  他们的声音透过音箱在剧院中回荡,并不用担心会有观众搞不清状况。
  跟在格温普兰身后的随从们也从旁提点:“爵爷,您不用回礼,只需摸摸您的帽边就可以了。”
  于是,一些离得近的观众就能好好欣赏一番笑面人那精彩的特效妆容,以及观察到,兰迪扮演的格温普兰是多么的惹人怜爱了——他板着脸,明明眼神迷茫、尴尬,却还要勉强自己去硬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听从着那些提点,抬起手,笨拙地摸了摸帽边……
  演出大厅的气氛一下子被彻底地点燃了。
  尽管只是这么短短的一段路程,可观众们却被这样别出心裁的安排激起了强烈的参与感。
  戏剧中的角色神奇地从剧情中走了出来,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真实地出现在他们中间。
  恍惚间,他们仿佛也是剧中的一份子,同演员一起参与着这出剧的演出。
  等到格温普兰重回舞台……
  好些个观众都还没办法按捺住心中澎湃的激动,目光依旧无比热切地注视着舞台。
  上议院的一众人开始在女王的主持下议事。
  女王陛下的书记官宣读一条条的议案,但都是一些,什么女王陛下需要一百万英镑来修缮住所;什么大教堂需要扩建,教士的俸禄也应有所提高……
  至于说,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是去榨干底层百姓的血汗,要更多的苛捐杂税,更多的严刑酷法!
  灯光师将灯光慢慢地转到了格温普兰的身上,这位之前还开开心心唱着‘希望人人都能幸福’的理想主义者,整个人都傻了。
  这不合理呀!
  这是要逼死老百姓了。
  可如此荒唐的议案就是这么一条条地被提出,还被通过了。
  格温普兰坐不住了,他开始左顾右盼,身子也滑稽地动来动去,希望能寻找到和自己同样察觉到事情不对的人。但这番举动不仅没有帮他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反而惹得周围的议员纷纷对他投以厌恶的眼神和一些‘果然是上不了台面下等人’的评价。
  到最后一条议案了——为女王陛下的丈夫,亲王陛下增加十万英镑的年俸。
  议员们一个接一个表态:[同意];[同意];[同意]。
  直到格温普兰。
  他说:“不同意。”
  舞台上鸦雀无声。
  女王、书记官,还有那些上议院的老爷们冷漠地望着这个敢提出异议的人。
  于是接下来,到了格温普兰陈述见解,劝说大家将十万英镑拿去帮助人民的时候了……
  也就是说,考验演员台词功底的时刻到了!
  兰迪这时候说话的声音并不高,乍听也没什么气势。
  这是因为格温普兰这个角色本就不是一个强势的人,他只是敏感、善良,所以,在刚开始演说的时候,语气虽然认真,却还是天真、温柔、客客气气,委婉且不伤人的:[爵爷们,你们有财有势,快快乐乐,太阳也一直都照耀着你们……你们是在上面的,可你们并不知道下面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刚好,我是从下面来的……]
  格温普兰坦坦荡荡,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世,也不觉得这身世有什么丢人的地方。
  他唱了一首[人民的苦难],假如记忆力比较好的观众,会察觉出这首歌的曲调有些似曾相识,因为它在这部剧的第一幕中出现过,那是在格温普兰被儿童贩子遗弃,在荒野中艰难求生的时候……
  阿尔故意做出这样的安排,用意很明显。
  之前是自然的荒野,现在是人心的荒野。
  兰迪就这么用优美却悲凉的歌声,将底层人民的苦难徐徐道来:
  ——年老的妇人脸上写着饥饿;年轻的姑娘脸上写着卖yin.
  ——劳动者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是想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不得不说,兰迪不止嗓音方便得天独厚,歌唱技巧也称得上炉火纯青。
  在这首歌中,他的很多处理都是点睛妙笔,比如,刻意在一些较长的句子上做了些颤音处理,声音听起来仿佛就带了几分哽咽,歌声立刻就添了几分细腻和真实,情感的表达也就自然而然地到位了。
  所以,好些个观众都是抹着眼泪听的。
  尤其是卢克那边,居然神奇地成了重灾区。
  那些出身自贫民区的兄弟们几乎都没上过学,更不知道什么雨果,被剧情触动后,在那里边哭边拽卢克的衣袖,还问了这么一句:“阿尔这是给咱们写的吗?”
  讨厌唱歌的人,却喜欢写歌的人。
  卢克内心矛盾纠结,根本不想回答。
  可不管这歌声如何动人,舞台上的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