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
女书
(一)
芸给莲的第一封信
莲妹如晤,
汝出阁转瞬经三日. 当日汝回眸依依不舍之景历历在目 . 汝虽面向汝母, 投向余之目光, 余又岂会不察? 汝喜服之嫣红难掩汝眼中凄楚. 余亦知汝于前夜定难以入寐. 余亦然. 花轿临门, 汝别去他乡, 别母, 别余, 情何以堪? 虽云两村相距止五十里, 世道不宁, 何异咫尺天涯? 余不久亦将披嫁衣, 屇时离汝当更远矣. 婚嫁之事, 曰: 「大喜」, 然, 你我相分不得相见, 何喜之有? 身为女子命皆苦. 人生大事皆不得由己, 嫁杏皆以家族之获利若干为依归, 吾等何异于牛马? 如你我生为男子, 我等可共发奋寒窗之下搏取功名. 如你我其中一人为男子, 当娶另一人为妻为妾. 如此, 你我可终生相伴矣. 缺汝之生, 生不如死. 余曾远睹未来夫婿之容, 彼似已年近花甲. 余对此却不介怀. 即使彼貌比潘安, 富甲天下, 又或老贫而丑 又如何? 无汝在余左右, 总是了无生趣. 余渡日唯以思汝之念寄托浮云, 盼其转告汝余念之万一. 所幸者, 你我皆习「女书」, 可藉此互诉心曲而不为家中男子所悉. 若非如此, 但恐即能互通鱼尺, 亦不敢尽倾心曲也. 汝务需保守「女书」之秘, 勿语汝夫. 此乃我等于此世间赖以得一扇互通心曲之明窗也.
余将日夕企盼来书, 且于汝送来之物处细心寻觅废纸间之片言只语.
芸 顿首
(二)
莲之回信
芸姊如晤,
拜读姊来信际, 妹泪流覆脸. 姊于包裹米饼之纸上以「女书」留言, 诚慧也. 姊勿疑. 妹当严守吾等姊妹间之密. 远嫁后之事, 妹亦不欲多言. 与一称之为「夫」, 实平生素未谋面男子同床共枕, 毋异于身心之强暴. 对彼而言, 妹之容, 妹之知书, 妹之粗通文墨, 乃至女红手艺皆为不屑一顾之物. 彼娶妹过门, 唯替其生子以传宗. 而每每床笫之时, 妹于受凌辱间唯暗咒所生者皆女子. 然及后妹亦悔矣. 如所生皆女, 其命运如我待同悲, 何酷也? 妹当朝祈晚祷, 望姊嫁得如意郎君.
妹身处异乡, 所藉以慰者唯追忆旧日与姊共渡之时光. 当时日夕相对, 于纱帐中或相拥而眠, 何幸也. 此亦今日唯一可令妹破涕一笑之事.
姊切要多来信. 姊之女书乃妹唯一生趣.
莲 顿首.
(三).
芸致莲第二封信:
莲妹如晤,
拜读来函, 余饮泣不禁, 一则以得聆汝音而喜, 二乃因悉汝之处境而悲. 自上月始, 余亦为人妾已. 所归之人确已逾花甲之年. 余亦无怨. 况余之于彼, 毋宁新置之玩物, 亵玩既腻则置诸一旁如弃履. 此更合余心意. 于众人面前, 余当强作欢颜, 又因余不拟争宠于众妻妾之间, 故亦不遭他人所妒, 可于静处思汝. 此际余所穿者, 乃当日汝亲手缝制绣有双鱼畅游于莲池之肚兜. 汝曾言: 此双鱼乃你我也. 此亦你我之间私秘, 盖他人当把双鱼拟作一男一女. 汝可放心, 彼若至, 余当绝不会穿此物在身免为其亵污. .
余亦拜读汝诗. 汝真具咏絮之才也. 余少学, 只粗通文墨, 远不及汝. 余能与汝相交成莫若, 何幸也?
余本欲勤于书信, 又恐惹人口实, 反而不妙. 在此间无人懂晓「女书」, 你我需确保此秘不外传. 非但为你我之故, 亦为吾等乡中姊妹之仅有福祉.
余当日夕思念汝, 并以默诵汝诗以慰寂聊.
芸 叩首
(四) 莲给芸的信
芸姊如晤,
三月未接得姊来函, 念甚. 心中惊悸莫名, 恐有不测之事. 盖知吾姊必不弃妹也. 幸赐书简以告无恙, 是荷.
莲 顿首.
(五) 芸致莲的回信
莲妹如晤,
余本拟保密毋使汝伤心. 余已因杀人身陷囹圄等候正法. 余所杀者非夫婿, 乃彼之一妾也. 余自嫁入彼家, 自问与人无争, 然此女似与余有宿世之仇, 孽之难逃, 信然. 余亦难辞其过. 某日, 余正拜读汝之佳作, 天井中突人声嘈杂, 乃有人不慎堕井故. 匆忙中, 余置汝诗于桌赴天井救人. 此女入余之房中得阅桌上之女书. 彼非愚妇, 即悟此乃一私秘书写之方, 并称会公诸于众. 余苦苦哀求其代守秘, 然彼不允. 及后之争执中, 余以剪刀刺其胸. 莲, 余不得不如此. 倘此秘公开, 女书之秘将不保. 你我乡中姊妹赖以互抒胸臆之门亦塞闭矣! 彼既死, 官衙判之为争风见妒之杀耳.
余被执. 判亦速下. 余无子, 亦无孕, 即无斩监候待断奶后始伏法之宽. 时已深秋, 牢中死囚处决之期已近. 余不畏死. 如此之生, 何异行尸走肉? 所悲者今后与汝长别, 再难见汝面, 读汝手写之女书耳. 余本拟待余伏法后始由他人告之汝. 今既如此, 此书乃诀别之章矣. 如有来生, 当祈你我当生于女
女书
(一)
芸给莲的第一封信
莲妹如晤,
汝出阁转瞬经三日. 当日汝回眸依依不舍之景历历在目 . 汝虽面向汝母, 投向余之目光, 余又岂会不察? 汝喜服之嫣红难掩汝眼中凄楚. 余亦知汝于前夜定难以入寐. 余亦然. 花轿临门, 汝别去他乡, 别母, 别余, 情何以堪? 虽云两村相距止五十里, 世道不宁, 何异咫尺天涯? 余不久亦将披嫁衣, 屇时离汝当更远矣. 婚嫁之事, 曰: 「大喜」, 然, 你我相分不得相见, 何喜之有? 身为女子命皆苦. 人生大事皆不得由己, 嫁杏皆以家族之获利若干为依归, 吾等何异于牛马? 如你我生为男子, 我等可共发奋寒窗之下搏取功名. 如你我其中一人为男子, 当娶另一人为妻为妾. 如此, 你我可终生相伴矣. 缺汝之生, 生不如死. 余曾远睹未来夫婿之容, 彼似已年近花甲. 余对此却不介怀. 即使彼貌比潘安, 富甲天下, 又或老贫而丑 又如何? 无汝在余左右, 总是了无生趣. 余渡日唯以思汝之念寄托浮云, 盼其转告汝余念之万一. 所幸者, 你我皆习「女书」, 可藉此互诉心曲而不为家中男子所悉. 若非如此, 但恐即能互通鱼尺, 亦不敢尽倾心曲也. 汝务需保守「女书」之秘, 勿语汝夫. 此乃我等于此世间赖以得一扇互通心曲之明窗也.
余将日夕企盼来书, 且于汝送来之物处细心寻觅废纸间之片言只语.
芸 顿首
(二)
莲之回信
芸姊如晤,
拜读姊来信际, 妹泪流覆脸. 姊于包裹米饼之纸上以「女书」留言, 诚慧也. 姊勿疑. 妹当严守吾等姊妹间之密. 远嫁后之事, 妹亦不欲多言. 与一称之为「夫」, 实平生素未谋面男子同床共枕, 毋异于身心之强暴. 对彼而言, 妹之容, 妹之知书, 妹之粗通文墨, 乃至女红手艺皆为不屑一顾之物. 彼娶妹过门, 唯替其生子以传宗. 而每每床笫之时, 妹于受凌辱间唯暗咒所生者皆女子. 然及后妹亦悔矣. 如所生皆女, 其命运如我待同悲, 何酷也? 妹当朝祈晚祷, 望姊嫁得如意郎君.
妹身处异乡, 所藉以慰者唯追忆旧日与姊共渡之时光. 当时日夕相对, 于纱帐中或相拥而眠, 何幸也. 此亦今日唯一可令妹破涕一笑之事.
姊切要多来信. 姊之女书乃妹唯一生趣.
莲 顿首.
(三).
芸致莲第二封信:
莲妹如晤,
拜读来函, 余饮泣不禁, 一则以得聆汝音而喜, 二乃因悉汝之处境而悲. 自上月始, 余亦为人妾已. 所归之人确已逾花甲之年. 余亦无怨. 况余之于彼, 毋宁新置之玩物, 亵玩既腻则置诸一旁如弃履. 此更合余心意. 于众人面前, 余当强作欢颜, 又因余不拟争宠于众妻妾之间, 故亦不遭他人所妒, 可于静处思汝. 此际余所穿者, 乃当日汝亲手缝制绣有双鱼畅游于莲池之肚兜. 汝曾言: 此双鱼乃你我也. 此亦你我之间私秘, 盖他人当把双鱼拟作一男一女. 汝可放心, 彼若至, 余当绝不会穿此物在身免为其亵污. .
余亦拜读汝诗. 汝真具咏絮之才也. 余少学, 只粗通文墨, 远不及汝. 余能与汝相交成莫若, 何幸也?
余本欲勤于书信, 又恐惹人口实, 反而不妙. 在此间无人懂晓「女书」, 你我需确保此秘不外传. 非但为你我之故, 亦为吾等乡中姊妹之仅有福祉.
余当日夕思念汝, 并以默诵汝诗以慰寂聊.
芸 叩首
(四) 莲给芸的信
芸姊如晤,
三月未接得姊来函, 念甚. 心中惊悸莫名, 恐有不测之事. 盖知吾姊必不弃妹也. 幸赐书简以告无恙, 是荷.
莲 顿首.
(五) 芸致莲的回信
莲妹如晤,
余本拟保密毋使汝伤心. 余已因杀人身陷囹圄等候正法. 余所杀者非夫婿, 乃彼之一妾也. 余自嫁入彼家, 自问与人无争, 然此女似与余有宿世之仇, 孽之难逃, 信然. 余亦难辞其过. 某日, 余正拜读汝之佳作, 天井中突人声嘈杂, 乃有人不慎堕井故. 匆忙中, 余置汝诗于桌赴天井救人. 此女入余之房中得阅桌上之女书. 彼非愚妇, 即悟此乃一私秘书写之方, 并称会公诸于众. 余苦苦哀求其代守秘, 然彼不允. 及后之争执中, 余以剪刀刺其胸. 莲, 余不得不如此. 倘此秘公开, 女书之秘将不保. 你我乡中姊妹赖以互抒胸臆之门亦塞闭矣! 彼既死, 官衙判之为争风见妒之杀耳.
余被执. 判亦速下. 余无子, 亦无孕, 即无斩监候待断奶后始伏法之宽. 时已深秋, 牢中死囚处决之期已近. 余不畏死. 如此之生, 何异行尸走肉? 所悲者今后与汝长别, 再难见汝面, 读汝手写之女书耳. 余本拟待余伏法后始由他人告之汝. 今既如此, 此书乃诀别之章矣. 如有来生, 当祈你我当生于女